《XDDESIGN》X《台灣熊》[真品開箱]2017話題與街頭遇見率第一名的XD-Design Bobby蒙馬特終極安全防盜後背包你買對了嗎?

M01

有在外面走跳的都知道,旅行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舒適、便利,還要隨時空出你的雙手,及時可以順手拿出需要的票證,又能順手將他們收納空出雙手,讓萬能的雙手不管是拍照、乘車扶住安全桿,或是握住美食大啖一口!尤其是自助旅行還不時需要導航、查詢、聯絡事項,手機沒電的時候一個方便的後背包這時候更顯重要,此時背著XD-Design Bobby 蒙馬特終極安全防盜後背包你就能感受的他提供給你的方便、安心、還有除了背負的舒適之外的使用上的舒適!

M02

XD-Design Bobby 蒙馬特終極安全防盜後背包不只是在台灣街頭經常遇見,包括在一些像是旅展的展覽場域也常遇見背著他的人,連出國在機場也遇到好幾次,在日本宮島的嚴島神社購票時,排在前面的也正揹著它,說它瘋迷全球應該也不過份啦!

M03

提到宮島,當然最負盛名的海上大鳥居一定要跟大家順便分享一下!

防盜是XD-Design Bobby 蒙馬特終極安全防盜後背包的一個重要訴求,但是他也沒有因為防盜而捨棄了設計的美學,還有做工的精緻,以及應用上的便利性與符合人體工學的耐久背的注意事項,相信這也是它能成為流行的主因!

M04

像台灣熊屬於習慣性重裝備出遊,出門相機、筆電、平板…XD,所以這樣的習慣剛好拿來考驗一下XD-Design Bobby 蒙馬特終極安全防盜後背包的實用性剛剛好,接下來就讓台灣熊台灣熊背著XD-Design Bobby 蒙馬特終極安全防盜後背包到美麗的東海岸度過開心的兩天一夜!

M05

XD-Design Bobby 蒙馬特後背包裝了台灣熊的家當,但看起來跟沒有裝的時候差不多哩?沒關係先欣賞東海岸藝術節的藝術品,還有參加難得的月光海音樂會,到底XD-Design Bobby 蒙馬特後背包裝了些什麼,到飯店再來揭曉!

M06

進了飯店就要開工啦!出外還是要做點事情,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所以XD-Design Bobby 蒙馬特後背包裝了筆電、平板、手機、行動電源、變壓器與USB充電組、外接硬碟、PX大通D1攝影機,還有一些換洗衣物與手上的相機與相機的充電器、備用電池、記憶卡…等,是不是沒想到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這麼能塞還讓人在外觀上看不出來!

M07

就是因為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的胃納量,還有方便性,讓台灣熊不用提額外的行李袋,也能空出雙手來批一些美美的相片跟大家分享!

M08

順便提一下,因為是參加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媒體踩線團,所以旅程中間還會有一些資料、文件、手冊,也有一些手作體驗的紀念品,這一些竟然也都能塞進去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裡,所以回熊窩之後又加拍了一張大合照!

M09

順便提一下,東海岸的大地藝術節是一個相當棒的活動,他舉辦的時間就在暑假的時段,你錯過今年的沒有關係,相信明年還會有,所以記得注意一下官方的粉絲團或活動網頁!也衷心期望,這麼棒的結合藝術、美景、美食與音樂的藝術季,希望官方能年年辦理!

PS:[熊愛旅行-台東-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唯美浪漫的月光海音樂會、享樂尋寶的月光市集,在開闊的都歷遊客中心不要錯過!

話說回到台北之後,可以看到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筆在遊覽車上的相片一比,有胖了一點,就是剛剛提到的一些旅行中的收穫!但明顯地看的到即便多塞了一些東西,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還是保持不錯的身形。

M10

往返台東沿途不管是火車票還是悠遊卡都不用擔心找不到,因為肩膀的兩個祕密小袋就解決了這個順手的工作。

M11

重要的錢包還有參訪時要用的名片就放在大的暗袋之中,藥用的時候就不用到包包中翻找!

M12

兩側還有兩個拉鍊秘袋,其中一個與內部配合,這時候把充電線直接接在外露的USB孔,然後在到手機上面,在塞回拉鍊小袋,也就是說~要用的時候可以方便的邊充邊手持使用,暫時不用的時候就可以塞到拉鍊秘袋,這樣就不用隨時拿在手上,也不會因為放在口袋…當包包要放下來的時候手機墜地的慘劇就不會發生。

M13-M14

資料袋取出後可以看到隨身衣物袋,連薄外套其實都塞在裡面。

M15

筆電與平板一人一層乖乖地就位,

M16

另一邊外接硬碟、筆、行動電源、ALTEAM抗噪耳機、Magic-Pro USB多孔充電器…筆電變壓器、滑鼠…連衛生筷都乖乖的待在定位!

M17-M18

順便提一下,一個很小但很重要的設計,就是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採用可拆卸式的設計,所以當兩邊裝了重重的筆電、硬碟、變壓器之類的東西,當你打開包包的時候它不會咻~的分成兩邊,所以萬一在街上要拿包包裡的東西就不會很糗,相信你懂!但在需要完整攤開整理東西的時候,它就可以180度的攤平,讓你好整理、好收納、好取好拿!

M19-M20

具有貼身設計與減壓背袋的幫助,背著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去旅行,可以開心的裝滿回憶與滿滿記憶卡的美照!

M21

經過實際體驗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之後,覺得還是開個箱好了!因為這個可以由年頭夯到年尾的防盜包,自用送人兩相宜…但是不管是自用還是送人,相信大家都希望拿到的是真的、真正的” 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所以台灣熊當然要把手上的”真品”由外包裝到一些設計、做工細節拍出來跟大家分享,這樣對正要入手的人來說可以有正確管道可以購買,已經入手的人可以比對一下細節,如果發現不是”正品”,還可以利用鑑賞期趕快處理一下!

M22

包裝就長這樣,重點是上面有”桃子良品”的標籤、聯絡資訊,還有專利證號~沒錯!這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有中華民國與中國專利權喔!

M23-M25

接下來~~~開箱咯~~~

M26

正面剛剛看多很多次了,直接由背面的特寫開始!包包背面有透氣設計,提把在背袋上,不只讓包包因此而有完整的包覆,提升了防盜性。也因為這樣的包覆設計、加上包包的材質,所以也有不錯的防波濺與耐髒能力,讓裡面的重要設備得到保護。喔~還有當內有重物的時候需要手提之時,也不會因為提把逢接縫導致包包撕裂,相信很多後背包旅行者、或是電腦後背包使用者,知道台灣熊講的這個重點!

M27-M29

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基本上是輕便好用型的包,不是厚重型的!

包的尺寸是:44x34x20公分

淨重:985公克,所以對搭廉航必須特別注意”重量”的旅行者有加分喔!

容量:10公升,看過前面的實際測試,應該可以了解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算是相當能裝的!

M30

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的用料與做工去時不錯,幾張特寫請大家自己瞧瞧!

  M31

前面提過的兩側拉鍊秘袋,它其實還滿能裝的!肩部*2、兩側、後方,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一共有五個外部秘袋可以讓你依需要使用!還有一個外露的USB充電孔,自助旅行的人都知道這樣有多方便!

M32-M34

前面提過的分段式開包包設計,要完全打平不是問題!釘釦與魔鬼氈雙設計,增加安全與兼顧使用的方便性!

M35-M37

內裝剛剛已經看過實測,這裡就提供特寫讓大家自行瞧瞧!可以留意每個置物袋都有安全減壓的設計,不是隨便的一個口袋縫上去就算了!

M38-M41

側邊的行動電源專用袋,適合比較薄的行動電源,如果是使用大容量的行動電源,沒關係~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預留的USB線算是夠長的,就利用其他的置物袋來用也是可以的!

M42

筆電、平板(或是放繪圖板)的設計也不馬虎,倒V型的彈性束帶幫你保護筆電平板在包包打開的時候不會忽地就滑出去,這設計有細心對吧!

M43-M44

把全開攤平的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回復到標準的行動模式會比較安心,所以建議平常還是要扣起來喔!

M45-M46

不管是背部的防震材質厚度,還是減壓背袋,不論是反光安全設計,還是堅固牢靠的車縫,每個地方都呈現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的用心與做工。

M47-M48

底部的防水設計也增加了耐污指數,防波濺的表層,可以看到水珠展現它的表面張力,堅持地站在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上面,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真心拒絕水的滲入!

M49-M50

還是要再次提一下,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背起來有一定的貼合感,所以感覺蠻舒適,肩膀也不會有過度的負重,這與他的貼身側的設計取線有關係。

M51

還有一個小地方一定要在文章結束前提一下!就是那可調整的背帶,很多背帶的垂在那邊,要使用者自己想辦法處理,沒有適當處裡,有時還會勾到劃是被夾到,很危險!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有它的巧思…大家看下去!

M52-M54

經過上面的處理之後是不是變得很美觀啊!

而且也有衍伸的用途喔…^^

當你上坡走著走著…可以讓你的雙手有自然的地方可以拉住,不管是提供手一個握持的所在,或是幫忙調整上坡時後背包的重心,這都是不錯的延伸用途!

M55

還有~有時候因應需要必須把包包背前面,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這時候一樣沒問題,它的手把位置、包包上緣都不會卡到你的喉嚨!所以前背也OK啦!

M56-M57

好啦!開箱到這階段,相信大家都已經了解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的優點!

如果你擔心自己買錯,那這邊就提供大家它的真假辨別懶人包,還有價格與規格進一步資訊,有需要的人就自己前往了解咯!

點我→辨識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真假懶人包!

點我→XD-Design 蒙馬特後背包規格與價格資訊!

M58

趕快計畫下一次的旅遊吧!咱們下一篇文章再見啦!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Share on LinkedInShare on TumblrEmail this to someone